谈谈自己的保研
2018 年 9 月 28 日 10:11,在我点击系统上的确认按钮后,我终于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保研历程,拿到了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录取名额,也算是给我这三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记录下自己的这段时光,另外也是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其实现在回过头看一看我的保研经历,我真的只能说我在保研上的运气非常非常好,因为我自身的条件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列个表就知道了: key value 本科院校 江苏科技大学(四非大学) 专业 软件工程(应该是 c-) 绩点 3.21/5.0 专业排名 11/80 英语能力 四级 519 六级 474 推免名额 2/80 这么一看基本上就是咸鱼的命了,大多数保研的条件都会比我好,但事实上我也不是一无所有,尽管成绩是我的硬伤(毕竟大一大二玩的太过),但是我有一些加分项侧面弥补了成绩上的不足(当然这些东西和那些大佬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第一作者软件著作权1篇、第一作者科技核心期刊1篇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中国软件杯双创大赛」全国三等奖 「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蓝桥杯」江苏省二等奖 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 校友奖学金、人民奖学金、镇江安徽商会奖学金 这些东西真的都只是包装用的,我接下来提到的为保研做的准备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保研的前期准备 资讯了解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资讯网站– 保研论坛 http://www.eeban.com 各种夏令营的信息里面都会发布,然后大家也会在里面讨论啥的,我的信息初期都是从这里面来的,之后也是通过这个论坛加了计算机的保研群,里面的人长得好看,说话还好听,我超喜欢那里的。 然后需要说一下,两个重大事项:夏令营和预推免。这两个项目都是各个学校自己组织的,准确的来说是非官方的选拔,但是基本上所有推免的学生都将从这两次非官法选拔中录取,如果等到教育部的系统开通之后,再走国家推免的路线,基本上是没有名额了,就算有,也是别人挑剩下的了。 这两个事项的关系是这样的,有的学校会在 5 月–8 月期间组织一次夏令营选拔学生,然后再在 9 月份组织一个预推免再次补录一批学生,比如南京大学,一般来讲,夏令营会比预推免难度大一些,而且参加过夏令营但未被录取的同学将不能参加第二次的预推免,也就是说夏令营和预推免只能二选一。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推荐阅读《夏令营、预报名、九月推免有什么不同》 个人定位 说白了就是要想想自己以后要学啥,这个时间段最好定在大三的寒假(这样你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是想读计算机还是继续读软件(毕竟读研阶段计算机和软件的差距还是有些大的);然后确定一个专业方向(这个是很必要的,不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连自己想读什么都不知道吧!这就很不应该了!) 就我而言,我知道自己想学啥,我喜欢软件,我喜欢那种做软件时创造的感觉(哪怕是创造出了 bug),所以填志愿的时候我基本上还都是选了软件工程。 择校 其实选学校在保研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几个关键因素(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的知名度(清北,华五人,航济开等) 专业实力(有的学校很厉害,但是没有你想要的专业) 导师(包括导师的能力,导师的人品,所处实验室的氛围等等,参考 × 理工“爸爸事件”) 地理位置(这个不用多说,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优缺点相信你们自己也都清楚) 个人能力(这个才是核心,一定要量力而行,自己几斤几两心里一定要有数) 这几个因素的重要性在不同的人眼中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一个四非大学而且急于通过保研摘掉本科学校的帽子,我想读研学校的知名度对你来说一定就很重要了;但如果你本身读研就是为了追求学术,那考虑的重心自然是要放在专业实力和导师的能力上了。 以上几个因素我分别说下: 学校和专业 对于 1 和 2,我这有份表,大家可以参考下(只有计科和软工的): 如果有保研想法的可以根据上面的排名表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了。 导师选择 接下来就是导师的选择了,同样是机器学习的老师,如何判断这个老师的科研水平呢?第一个看老师的个人主页(每个学校的网站上都有的),看他/她的论文情况,近几年有没有发论文,论文中是第几作者,和他/她一起发论文的是学生还是其他的研究员。然后 google scholar 一下,看这个老师的 h 值,搜索的时候如果中文名没有,换成拼音试一下。另外,在这里推荐一个非常棒的网站:导师评价网 当然如果你觉得我对于选导师说的不明白你还可以自己去知乎上搜索下怎么挑选导师,总之,导师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多方面了解,如果可以面谈自然是最好了。 ...